当孩子和父母情绪“传染”时
作者/来源:向阳育才小学心理室    发布时间:2018-04-18

有这么一个故事:因为工作上的事,员工A君被老板骂了一顿,他非常生气;下班回家时,老婆把饭烧焦了,A君正窝着火呢,于是和老婆大吵起来;正在这时,上幼儿园的儿子在屋里又把玩具积木摊得一塌糊涂,在气头上的老婆又朝儿子的屁股打了几下;儿子感到委屈,呜呜哭泣,看见家里养的小猫从身旁走过,就狠狠踢了小猫一脚;小猫受了惊吓逃出门去,窜到街上;正巧一辆汽车经过,司机为了避让小猫,撞倒了路边的小孩……

可以给这个故事加一个名字——“踢猫效应”,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?假设A君没有被老板骂,后面一连串的事可能都不会发生。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,人与人之间情绪是会互相影响的,尤其是负性情绪(比如愤怒、沮丧、悲伤等),更加会被“传染”,就像“多米诺骨牌”一样,相关的人会一个连着一个地被击倒。

在现实生活中,年轻的父母们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。在职场上,他们要承受职业竞争、人际关系、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压力;超负荷、超强度、超时间的工作往往产生身心的疲劳;在年龄上,年轻父母们介于新毕业的职场新人和资深人士之间,工资薪酬、组织文化、安全生产和生涯规划等问题常常困扰着他们。在社会层面,由于经济、政治和文化三个主要的子系统的不平衡发展,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的存在,而这些问题在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,就可能表现为他(她)的压力。在家庭层面,夫妻关系、亲子关系、家庭成员的沟通协调等,影响着每个人的心理状态。从个体的角度看,不同个性、不同认知的人,对压力的感受也不同。

有这么一个家庭:上幼儿园的儿子调皮捣蛋,在幼儿园会欺负小朋友,在家不听话,和父母顶嘴,经常弄坏东西,父母教育他不听,打他骂他也没用;父母为此互相埋怨,爸爸责怪妈妈把儿子宠坏了,妈妈抱怨爸爸只顾忙工作不顾家里;当儿子不听话、出现不良行为时,爸爸骂儿子,妈妈也骂儿子;后来爸爸同时还要骂妈妈,妈妈就转而“庇护”儿子,和爸爸吵架;结果是儿子经常“挑起”父母之间的“战争”,三个人之间的冲突形成恶性循环。

作为孩子的父母,多少有点望子成龙、望女成凤的情结。如果孩子的表现出色,即使工作、社会压力再大,在孩子面前,父母的情绪是会好的。但若孩子表现不好,给父母制造麻烦,父母的情绪就会受影响,如若父母同时又有其他方面的压力,其结果可想而知。像上述那个儿子,欺负小朋友、顶嘴、弄坏东西,都属于“攻击性的行为”,面对孩子的攻击性行为,父母的情绪也更加容易起伏波动。

年轻的父母们应如何面对这些问题呢?原则上要“先处理情绪,再解决问题”。首先,调整情绪和缓解压力是重中之重。可以尝试下面介绍的方法:

1.及时分离:所谓“一个碗不响,两个碗叮当”,当被孩子的行为惹恼时,及时和孩子分开,有助于父母脱离愤怒的情境。在确保孩子安全在家的前提下,父母可以出门散步,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。

2. 转移注意:当我们“全神贯注”于让我们生气的事情上时,负性情绪可能出现“放大效应”,越想越气。如果能把注意转移到开心的事情上或者自己喜欢的事情上,情绪自然也会转向。

3. 腹式呼吸:坐姿(最好是在有靠背的沙发上)或者仰卧,轻轻地闭着眼睛,深吸一口气,腹部慢慢鼓起,屏气数秒钟,长长呼出,腹部渐渐回复,如此循环几次。注意练习时把意念集中在腹部的起伏上,同时体会放松的感觉。

4. 换位思考: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,“假如换成我,自己会是怎样的心情?”想想自己的童年经历,体验父母对儿时的自己的态度。

5. 自我暗示:想象一些美好的事物,比如蓝天、白云、大海、沙滩等。给自己一个愉快的暗示,有助于情绪的调整。

6. 适时倾诉:向耐心的倾听者诉说自己的感受,可以获得对方的理解、支持,或许还会有好的建议。倾听者可以是亲朋好友、师长,也可以是专业工作者如儿童教育专家、心理医生、社工等。

当自己能够调整自己,基本处于心平气和的状态,可以进入第二阶段,解决具体的问题。

第一,适当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的知识。

要知道,除了极少数确有精神疾病的人,大多数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,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所谓的“问题”,其实这都是发展性的,是儿童成长的“必经之路”。今天的“问题”,或许明天就不存在了,或者经过引导就往好的方向发展了。无需对孩子的“异常行为”过度担心,通过学习,父母自然就会应用一些科学方法来解决问题了。

第二,夫妻之间需要有效的沟通。

许多夫妻从个体上讲都正常,但组合成一个整体,却出现了问题,这往往是夫妻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不良。有人常这么想:“都老夫老妻了,我想什么你还不知道吗?”其实人有时候连自己在想什么都不知道,怎么能保证另一个人时刻知道自己的想法呢?夫妻之间同样如此。所以,夫妻间好的互动模式是尽量向对方表达我自己内心的感受,用言语(包括肢体语言)说清楚,同时也耐心倾听对方的表达。通过沟通,达成一致的意见,尤其是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意见要一致,这样才能发掘孩子进步的动力。

第三,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。

对工作的任务日事日毕,不要使任务堆积形成压力;要学会分配任务,不必凡事亲历亲为;不要一味地逞能,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;拥有自己的娱乐方式,不要把工作的事带到家里;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规划生涯发展。

 最后强调一点,如果经过自己的努力,还是无法调整情绪并解决问题的话,最好的办法就是寻找专业工作者的帮助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
微信图片_20240402123819.png
微信图片_20240402123829.png